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/ 代表园地 / 代表活动

聚焦民生办实事 民主决策助振兴

发布时间:2025-06-16 11:27 作者: 新乌江镇人大 浏览:228
【字体大小:

今年是新乌江镇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施的第四年,四年来,镇人大始终将这一制度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,推动民生项目实施从“为民做主”向“由民做主”转变。

一、高位统筹强保障,凝聚合力推票决

镇党委、人大、政府始终把票决制作为推动基层治理的“关键一招”,从政治高度和全局角度统筹谋划、系统推进。

一是党委统揽全局,把准方向。镇党委将票决制纳入年度重点工作,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、人大主席和镇长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,定期听取工作进展,研究解决难点问题。新乌江镇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以来,镇党委专题研究票决制议题6次,明确“群众需求优先、项目质量优先、发展效益优先”三大原则,确保项目始终服务民生、服务发展。

二是政府主责推进,压实责任。镇政府严格履行“项目主抓”职责,每年将票决制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。建立“一个项目、一名领导、一套专班、一抓到底”的“四个一”推进机制,确保责任到人、进度到月、落实到位。例如,今年两项道路建设项目均由分管副镇长牵头,组建交通、财政、村等部门联合专班,全程跟踪服务。

三是人大全程主导,精准发力。镇人大发挥“组织者”和“监督者”双重作用,制定《票决制实施办法》,细化项目征集、筛选、票决、监督等环节流程。通过代表联络站、代表小组活动等载体,组织代表深度参与项目全过程管理,确保民意贯穿始终。

二、规范程序严步骤,科学实施提质效

票决制的生命力在于规范性和实效性。四年来,新乌江镇人大构建了“征集—筛选—审议—票决—监督—评估”闭环工作机制,确保项目落地见效。

一是广开言路,多渠道征集民意。坚持“开门办民生”,每年10月启动项目征集,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双线并行:线上依托微信群,线下组织代表进村入户开展“民生恳谈会”。四年来累计征集建议565条,其中2025年周圩村、李土楼村道路修建项目建议占比达70%,成为群众呼声最高的议题。

二是层层筛选,严把项目准入关。建立“三审三议”筛选机制:一审可行性,由镇政府组织人员对项目资金、土地、环保等要素进行预审;二审合规性,镇人大主席团对照政策法规和规划要求开展项目合规审查;三审民意性,通过代表投票和群众听证会确定候选项目。今年两项道路建设项目经过2轮论证,最终从4个候选项目中确认选定。

三是民主票决,体现人民意志。在人代会上,镇政府向全体代表报告候选项目概况、资金预算和实施计划,代表现场提问、现场审议、无记名投票。今年两项道路建设项目以98%的赞成率通过,充分彰显了民意与决策的高度统一。

四是全程监督,保障项目质效。项目落地后,镇人大组建专项监督小组,通过“月调度、季视察、年评议”跟踪问效。例如,2024年实施的“新乌江镇小学南侧污水沟整治提升项目”因施工方拖延被约谈,经代表约谈后按期完工。

五是绩效评估,形成闭环管理。项目竣工后,组织代表、群众、第三方机构开展满意度测评,结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。四年来,群众对已完工项目满意度平均达96.5%。

三、聚焦民生优服务,惠民实践增福祉

票决制实施四年来,累计投入资金300多万元,通过人大代表票决制实施重大民生项目5项,涵盖交通、教育、水利、人居环境等多个领域,惠及群众1.2万人次,群众满意度达98%以上,成为破解民生难题的“金钥匙”。

一是破解“出行难”,铺就乡村振兴“快车道”。2025年实施的周圩村、李土楼村道路修建项目总投资57万元,计划新建及改造道路800米,同步配套排水、绿化、亮化等设施。彻底解决两村2000余名群众“晴天一身土、雨天一身泥”的困境,同时打通农产品运输“最后一公里”,预计带动村集体年均增收10万元。

二是补齐“短板弱项”,提升公共服务水平。通过票决制,先后实施新乌江镇东大街改造提升工程、新乌江镇小学南侧污水沟整治提升项目等,推动公共服务从“有没有”向“优不优”转变。

三是激活“治理效能”,构建共建共享新格局。票决制让群众从“旁观者”变为“参与者”,四年来累计动员村民参与280人次。

四、创新机制促长效,完善体系稳发展

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是基层民主实践的生动缩影。站在四年的新起点上,新乌江镇人大将从三个方面持续发力:

一是在“广”字上求突破,拓宽民意征集渠道  

探索“数字人大”建设,开通“民生实事云平台”,实现项目建议“扫码提交”、进展“掌上查询”;结合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阵地,邀请企业、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共商。

二是在“实”字上下功夫,提升项目实施质效

完善“项目后评价”机制,强化完工项目的绩效评估;建立“民生实事储备库”,推动项目谋划从“年度节点性”向“长期持续性”转变。

三是在“深”字上做文章,深化制度创新实践  

将票决制与代表履职积分制、建议办理“回头看”等机制有机结合,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“镇域样板”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